【世界新视野】校友荟(NO.4)|陈嘉玺:大胆去做,让改变发生

国际教育网   2023-04-07 18:34:33

NO.01

校友名片


【资料图】

陈嘉玺

深圳(南山)中加学校2022届毕业生

现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生物医疗工程专业

NO.02

校友故事

大一的进度条已走过大半了,回过头想捋一捋我走过的路,正好接到母校的邀请,那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聊一聊我的ICL留学生活。

大学作为高等学府,在这里除了可以进行学业的精进专修外,你还可以get到很多新技能:烹饪、人际关系进阶、摆pose、玩音乐……

当然,你也值得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:探索”有趣”的电学世界——弄坏示波器、看高知分子“玩火”、与数学符合“愉快地玩耍”……

话不多说,言归正传。留学帝国理工是我神往已久的梦想,在这里,我体会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中的自主学习;在这里,我不停地迅速地感受和认知,发现自我,改变自我,让自己变得比昨天更好。

从中加到帝国理工——学业的过渡与融合

还记得高三ICL面试结束后等待录取的忐忑,而有趣的是收获录取的同时亦“收获”了一份焦虑——害怕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、担心无法适应国外生活……但所有的问题都随着开学的到来迎刃而解了。

在英国,对一些专业来说,大一很大一部分课程是高中的巩固与延伸。虽然我在中加学习的是AP课程,但大体上与英国A-level的体系也算是匹配的。如果真的能在高中多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AP学科,大一也会相对轻松了。高中的学习历程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AP课程了,虽说它的难度在起步的时候会略高些,但渐渐就体会到了学习新知识带来的乐趣。当某部分知识突然和生活相结合时,会产生非常微妙的愉悦感。

高三AP生物有一部分内容是讲人体的新陈代谢,那段时间我热衷于健身,于是,理论和实践完美地契合起来,纯粹热情与好奇心驱动的学习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。希望读文章的你们,也能有一块像这样的领域。高中的我还是个“杠精”,经常在陈甦老师的生物课上“刁难”他,每每回想起来,真是一段再愉快不过的时光了。

积极交流,克服语言&文化的障碍

出国在外,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十分关键的。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中国人吐槽自己的留学经历,诸如“作业小组中全是外国人”等等(有没有可能我们才是外国人)。的确,文化上的差异与语言上的障碍总是无法避免的,但我们能做的是用更真诚的态度去直面这些差异与障碍。

回想起高二寒假参加的多伦多大学线上“全球健康挑战”课题经历,第一次见这么多外国人是挺让人怯场的,但是我的同学都非常友好,导师也积极引导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,开口说完的瞬间,那些胆怯、害怕、紧张的情绪便随之消失了。

同室的西班牙舍友曾跟我说:“你们中国人好像很收敛,不太爱主动与陌生人开启话题,这看起来像一种文化。”这是大多数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,但最终我俩仍然成为了好朋友。

大学第一天有一个宿舍活动,旨在帮助大家互相了解认识。虽然我知道我的英语比起本土的学生肯定是差远了,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表达自我,大家也都很友善包容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沟通,我发现,最后和大家关系没那么好的往往不是英语弱的人,而是那些不开口的。

少担心,多做事

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后天经历影响,我对事情的过度思考总是让我的潜力始终还是潜力,过度地追求意义让其失去了意义。因此,如果你在纠结一件事要不要做,那就赶紧开始做吧!高二时我迷上了电吉他,一直想要加入吉他社,可是因为担心自己技术不好,又害怕要上台表演,就一直犹豫着。直到高三才终于鼓起勇气加入了社团,参加了演出,结果比预想的好太多,而最重要的还是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如果你问一个人有什么后悔的事,他大概率会说“如果……就好了”。所以你看,大家都在后悔未曾实施的事。伙伴们,大胆去做吧,别让自己后悔,对与错,交给时间和努力!

当初,同一届毕业的校友似乎没人来伦敦。其实在做决定前我也很忐忑,对于一个不是很善于拓展圈子的人来说,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,似乎不是个很理性的选择。但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吧——你只需要鼓励自己勇敢地迈出那一步,就会发现天地有多宽阔,人生可以更精彩!

NO.03

校友寄语

关于决定

前几周,我与我们学校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吃饭时,他问我“人做一个决定需要多久”。他说,其实人做决定永远是一瞬间的事,而真正花时间的是汲取信息的过程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这个世界,我们需要与之互动并做出决定,足够的信息才能支持我们做出良好的决定。

最后,呼吁大家多看看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,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,你的难题也会慢慢被解开。